網約車服務「Uber」旗下司機非法載客取酬官司終極敗訴,本港的士業界失去主要競爭對手,加上政府3年前提出引入「專營的士」服務,亦隨立法會會期結束而「流產」,需留待下屆立法會從頭審議,的士服務改革之路毫無寸進。
市民近年對的士服務投訴多多,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交通投訴組資料顯示,由2014年起,每年的士服務投訴個案平均逾萬宗,去年市民投訴的士服務便多達10318宗,可見的士是各類公共交通服務中,市民的主要投訴對象。
然而,網約車服務「Uber」於2014年進軍本港,但其服務並無取得運輸署發出的出租汽車許可證,加上其在的士服務市場上分一杯羹,故一直受到的士業界群起反對。政府於2017起提議引入具網約元素的「優質的士」服務,並於去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《專營的士服務條例草案》,建議批出3個專營的士專營權,引入共600輛「專營的士」,收費結構類似現時的士,有起錶收費、其後每跳收費和其他收費,當中專營的士起錶收費比現時的士貴約5成,但需向乘客提供USB充電等服務。
不過,相關的法案委員會,早前因為今屆立法會會期完結,而決定終止立法工作,導致整個立法程序需待下屆立法會選出後,才能重新啟動。換言之,拖拉3年的「專營的士」最終淪為紙上談兵。